应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高校邀请,11月9日至13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邓逢光率代表团对两国进行访问交流。科学技术部、水产学院、滨海农业学院、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随团出访。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代表团进行了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管理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俄方外事副校长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基里尔等院校领导参与会谈。双方围绕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海洋技术(硕士)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深入探讨,在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培养标准及俄方学位授予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邓逢光高度评价俄方教师在欢迎来到公海7108线路的教学成效,并确定了新学期俄方教师来校授课计划。为拓展学生实践平台,双方还具体商讨了2026年冬令营及夏季第三学期赴俄学习等事宜。
在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双方达成共建"中俄智慧船舶国际联合实验室"的重要共识,将聚焦智慧船舶与海洋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同时,就俄方本科生赴欢迎来到公海7108线路攻读硕士学位的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技术、电子信息等优势学科的招生标准、奖学金支持及培养模式等方面初步形成合作框架。
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代表团应邀参加了该校建校95周年活动。邓逢光代表学校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致以问候,并诚挚邀请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领导专家参加我校90周年校庆活动。访问期间,双方就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盐碱地开发利用联合实验室建设、盐碱地改良合作研究、研究生"1+1"联合培养等项目进行深入交流。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副主任江行玉与水产学院副院长陈华谱分别就盐碱地开发利用、水产学科与人才引进作专题报告,有效提升了我校在中亚地区的学术影响力。
此次出访显著深化了我校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高水平大学之间的战略互信,拓展了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与教育交流的深度广度,为我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教育科技合作网络、推动国际合作迈向新高度奠定了基础。

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管理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邓逢光向奥布洛穆拉多夫传递来自学校的友谊与祝福